第一章 【嘆英魂兮】(3)老僧

2016121513:54




第一章   【嘆英魂兮】(3)老僧
 
    再一次等待死亡的心境與第一次被迫自盡決然不同,此刻的扶蘇沒了怨念沒了疑惑,靜待大蛇吞了自己,他知道已經不會有任何疼痛。

可過了許久竟是什麼動靜也沒有,就連嘶嘶聲與惡臭也已不聞。

扶蘇不禁好奇的睜開眼,眼前哪裡還有青蛇的影子呢!只見竹桌對面的座位上不知何時竟多了個老人,這老人面色紅潤,雖皺紋滿佈卻慈眉善目,跟無語一樣有一顆大光頭,隱隱還可見蒼白的髮根。頦下銀髯及腰,輝映著竹林的蒼綠似的,銀髥微微閃著碧玉般的光澤。若非與大蛇實在相距甚大,一身湖綠色布袍的老人與背後的竹林幾融為一體,不細看還真不會發現竹椅上有人。
 
「青蛇呢?莫非被這老人趕走了?這老人年紀那麼大了哪來這麼大能耐?」
扶蘇雖然心裡疑惑,但他猜想自己已不必葬身蛇腹。雖說青蛇無端消失,眼前悄悄冒出綠衣老人,這之間肯定相關,但他非愛鑽研之人,當下也不多想,只率性的端起了竹節盅說道,
「老先生救命之恩,扶蘇感激不盡。請恕扶蘇無禮,竟沒發現您是何時坐在這兒的,扶蘇自飲一杯算是賠禮,望老先生見諒。」
 
「公子客氣了,老衲一向來去如風,公子自然不會發現。」
 
扶蘇思忖:老衲?無語自稱小僧,這老人又自稱老衲,這一老一小,委實怪哉。
 
老人像是回應他的問題似的,蒼老的聲音說道,
「公子無須多想,老衲就是老衲。無語是小和尚,老衲便是老和尚,我師徒倆本非秦人,公子未曾聽聞也不奇怪。公子若不棄,稱我一聲老和尚便是。」
 
聞言扶蘇心裡突地一驚,這老人是讀懂了他心裡的疑問嗎?他不由得心生敬佩,趕緊正了正身姿,看著面前的老人正欲開口之際,扶蘇忽然生出了一種感覺,不是老人趕走那青蛇,眼前這老人分明就是適才那位青蛇兄,不會錯的!那雙眼下方的眼袋何等眼熟!雙眼裡透露的慈悲更是如出一轍!
他忍不住一問,「老先生,那青蛇……」
老人似是知道他想問什麼,不等他說完就答道,
「青蛇已不復在,公子放心。倒是公子你,不知你日後做何打算?公子既不甘心死於非命,又不捨始皇帝江山斷送,可有什麼想法?」
 
扶蘇知他有心轉移也不追問,
「老師父您說笑了,扶蘇已死,此生已了,還有什麼日後,什麼想法?」

扶蘇覺得稱人老和尚有些憋扭,想起無語稱呼他師父,倒是不錯。
 
「非也。公子可知,趙高此舉雖逆謀於天,然一切皆是因果。公子不妨想想那趙高的出身,他何德何能竟以一中車府令而得始皇帝青睞數十載?公子接到矯詔又為何不肯反抗從容自刎?以公子之賢,想必在那當下心智必定清明,如若公子選擇不死,趙高所謀是否就無法得逞?亦或是公子知道無論怎麼做都回天乏術?公子睿智,必知老衲所言非假。如今公子雖已身死,但老衲知道公子心願未了,有願即生力,自然能有所作為。公子不妨跟老衲說說日後的打算?」
 
扶蘇有些震驚,這老人居然知道他在那千鈞一髮之際的顧慮,或許真是有些本事的。聽他說有願即生力,那麼或許尚有可為。
想了想,扶蘇說,
「師父,扶蘇雖不才卻不敢忘卻初心。我父皇為併吞六國征戰無數,弓弩無眼,死傷難計,此父皇罪一也。昔因築長城一事太過艱鉅致屍骨如山,此乃國防之所需姑且揭過不論。可他大動土木翻修宮室、大建皇陵,所徵民夫之眾動輒以百萬計,不可謂不擾民耶!宮舍實不必如此耗費周章,此父皇罪二也。大秦一統天下之後,種種酷政,害人不勝枚舉,焚書坑儒尤以為最,此父皇罪三也。子不言父之過,惟思勸阻或補其過以全孝道而已。扶蘇數次諫言,然父皇仍執意為之,蚍蜉無力撼動大樹哉!人子之悲哀莫過於此。為今之計,扶蘇當盡所能以期彌補天下百姓於萬一,也算是為我大秦之罪讖盡一分力。」
 
老和尚聞言肅然起敬,目光裡盡是讚許與佩服,
「公子大慈悲心,老衲慚愧。公子無緣繼位、英年早逝,胡亥登基為君,皆天意也。天意豈有可違者?趙高之輩或者為禍大秦,荼毒百姓,可公子也知道冥冥之中自有定數。誠如公子所言,始皇帝一生所犯殺戮太重,殘害人命不知凡幾。業力所致,六親同運,凡九族之中任其性而不思制止者,一丘之貉狼狽為奸者,此生已矣或可倖免,然七世為乞,子孫或缺或殘之報卻無可逃。

眼下,公子諸弟妹及其家眷,不論年紀、不分男女,已盡為趙高及胡亥所害。公子高本有機會逃離,可其念及家眷必替其罪,遂自請為始皇帝殉葬,公子將閭與坤弟3人也被迫自刎……唉!胡亥為君無德,趙高為臣不仁,李斯災星已至,始皇帝一手建立的功業早已危在旦夕,如今嬴姓又幾近絕後,正應了因果循環,報應不爽那句話啊!瞧瞧,業力現前,自取滅亡便是一証,只是業報來得如此迅速,倒令人不得不膽寒!」
 
扶蘇聞言大驚,雙手緊握成拳,氣極而顫抖道,
「這……二十餘戶,數百口人啊!胡亥怎麼這般糊塗,十幾年手足,我竟不知他絕情至此!十四弟的髮妻才臨盆未久……」
 
「哎……胡亥本質良善卻懦弱,雖昏聵卻也不至於這般心狠手辣。事實上,當初他不願違背你父皇的遺詔,不願殘害手足,老衲還以為終究能有一線生機。李斯何嘗不是忠於始皇帝者?他與你有姻親之實,說他全然不顧親情倒也未必。實因趙高此人工於心計,又對公子你過於畏懼,他一心想著若不趁此機會置你於死地,此後他便了無生路,故盡其所能,以三寸不爛之舌蠱之惑之,以國之將傾,一朝天子一朝臣之說擾其心志。凡人皆有私心,這無可厚非,胡亥倒罷了,李斯卻知道因其焚書坑儒的主張已令你生厭,怕你一朝為帝決不會再重用於他,甚或秋後算帳也未可知,如此,他一三朝老臣顏面何在?鋌而走險或有轉機,故倒戈相向。然,趙高心魔未除,殺心已起,李斯將首當其衝,胡亥也將不久矣!」
 
「沒想那趙高竟誤國至此?區區一隱官之子,沒沒無聞之輩,可憐我大秦泱泱之國卻必須葬送他手?當年我本有機會剷除這禍患,只怪我一時心軟沒有堅持,不料頑石果然無可造之機,誠如父皇所言,我個性太過軟弱,終致滅國大禍。」
扶蘇自責不已,可一切為時已晚,悲嗟無益,想起他的話,扶蘇問道,
「師父,您適才言及趙高誤國乃因果報應,莫非我嬴姓先祖曾與他家結下仇恨?可究竟是怎樣的因,竟需傾一國以償之?」
 
「公子果具慧心,能想到這一層。凡果報者,如是因,如是果。至於嬴趙之間的淵源卻是源遠流長。嬴姓與趙姓同出於帝子少昊,本為手足,豈有深仇大恨哉!許是因互有齟齬而後衍生出一些冤冤相報之事,嬴趙兩姓只能說是歷代積累的冤孽啊!至於孰是孰非,老衲一局外之人卻是無從置喙。然,雖說亡秦者趙高,但始皇帝所造殺業卻是他自己犯下的,正所謂禍延子孫,公子身為始皇帝之子,本無例外,覆巢之下無完卵也!然我佛慈悲,念公子仁心,屢次不惜干犯天顏勸阻始皇帝,不使他犯下更多殺戒,此足以功過相抵,免於受報。各種因緣成就,終令公子得以至此殊勝之境也。」
 
老和尚這一番話說的扶蘇膽戰心驚,所謂業力所致,六親同運,無可轉圜了嗎?思及此,扶蘇忽然想起自己的夫人以及幼子,他們莫非也……可老和尚說我免受那報應,那麼……
 
「敢問師父,扶蘇身後尚有家人,他們可安好?」
 
「公子莫慌,老衲方才已經說了,公子仁心動天,當免於報,您的家人如今已經隱姓埋名,隨著您忠心的舊部逃離上郡,公子無需擔憂。」
 
「多謝師父告知。對於家人,扶蘇心中有愧。扶蘇為全忠孝,未能護其周全……」
一念及此,扶蘇臉容戚戚,愧疚不已。
 
 
 
……待續……